秦楚网 通讯员 陆兴琦 贺艺
问:十堰市规划局在强化履职尽责督促检查工作的组织领导方面主要做了哪些工作?
答:按照省、市工作安排,十堰市规划局列入2015年度履职尽责督促检查重点单位,简单讲做了三个方面工作。一是确保规定动作100%到位,最大限度结合实际创新。对省、市及上级部门履职尽责督促检查相关工作精神、部署、要求迅速传达,不超过24小时,不折不扣落实。结合实际提出创造性贯彻意见,牢牢把握目标要求,对症下药,扎实抓好每个环节,有序推进、务求实效,为督促检查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二是构建了履职尽责督促检查工作机制。组建了专班,及时成立了领导小组,设立了办公室。组建了“7+1专项治理”工作专班,制订了工作方案,结合规划工作实际,迅速制定工作措施,对工作内容、步骤、范围、时间和任务进行系统部署。三是力求解决两个问题,即突出解决遗留问题、自身问题;突出机制建设,建立长效机制、科学机制。
问:十堰市规划局在开展履职尽责督促检查工作中向社会公开了哪些承诺?
答:主要有“六项承诺”:l、坚持依法行政。确保“两个底线”,即不审批与规范、标准有异成果;不被问责追究。严格执行《规划法》、《测绘法》等法律、法规和规范、标准。坚持科学理念引领规划,科学规划引领建设,科学管理实施。2、坚持阳光规划。扩大主动公开内容,除涉密外均公开;延长规划公开时限,批前、批后直至完工;拓展公示领域,媒体、专栏、现场、利益相关区,充分运用阳光规划成果,民主科学决策,做到服务、审批事项、办事程序、政策、结果、时限主动公开,进一步提高群众参与度,接受广大人民群众的监督。3、坚持优质高效服务。以转变作风、规范服务为切入点,全面推行零项目库存、限时办结、绿色通道、周通报、月督办问责、标准化推进等举措,建立高效、快捷、便民的工作运行机制、体系,提高工作效率,杜绝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等不良行为,做到办成者高兴、不能办理者无憾。4、坚持廉洁从政。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廉洁从政若干规定》、省委“六条意见”、市委“实施意见”等一系列规定,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坚决纠正和查处并杜绝以权谋私、吃、拿、卡、要等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5、坚持求真务实。以勤政、高效、一流为标准,坚持规划引领、城乡统筹、服务民生,认真落实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把“一书”(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三证”(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竣工验收规划条件核实证明)及方案、放线、验线等各环节工作在规定的时限内高效优质办结。6、坚持服务民生,关注、倾听、解决一线呼声。对群众来信、来访、电话信函投诉、行风热线投诉、网络投诉等,严格按照信访条例相关程序执行,做到有信必回、有诉必查、有查必果,确保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注重研究解决共性问题,主动为群众排忧解难,化解矛盾,防止和杜绝产生新的矛盾。
问:十堰市规划局在开展履职尽责督促检查工作中是通过哪些途径开门纳谏,确保广大群众参与到这次工作中的?
答:主要通过六种方式开门纳谏,全面深层次征求意见。一是召开企业等服务对象座谈会,分别征求服务对象、规划设计、建筑设计单位等方面意见建议;二是发送无记名征求意见表、函件;三是在局大门口设置征求意见箱;四是分专题、分区域、分战线调研征求意见;五是通过“十堰城乡规划网”公布电子邮箱和举报电话,收集网民意见;六是结合踏勘现场上门征求意见。目前,通过以上六种方式已征求意见建议5大类52条190余项,正在全力以赴抓好整改。通过敞开大门,问“症”于民,全力征求各方面意见建议,为全面改进作风找准了突破口,打牢了工作基础。
问:十堰市规划局在开展履职尽责督促检查工作中解决了多少问题?
答:市规划局在开展履职尽责督促检查工作中,倾尽全力让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历史遗留问题化解工作驶入“快车道”。目前,共解决遗留问题1200余项,尚有21项正在解决之中,有60余项按规定无法解决,予以耐心解释,取得谅解,基本实现“全到位”。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做到了主动担当,主动协调,主动研究争取。
问:十堰市规划局在开展履职尽责督促检查工作中完善了哪些工作制度?
答:主要有两类:一是内控管理制度达20万字;二是全方位改革,全面优化运行机制。新出台 《十堰市规划局问责暂行办法》、 《十堰市规划局关于进一步改进规划行政审批工作的通知》、 《十堰市规划局听证程序规定》、《十堰市建设用地性质和容积率调整规划管理规定》、 《十堰市规划局建设用地容积率及用地性质调整操作规程》、 《十堰市建设项目规划放线、验线、验收核实操作办法》等12个文件,全面抓好实施工作;建立健全责任(领导、目标、考核)、教育预防 (学习教育、载体、创建)、运行 (风险点防控、规章、规程)等三大体系并全面实施;全面推进规范化,建立了月通报、周公示、全程反馈评议结果的项目推进全程监控、评价机制,创造了规划许可通知并催促取证的先例,受到服务对象高度评价。
问:十堰市规划局在开展履职尽责督促检查工作中是怎样加强工作监督,保证规划审批管理“阳光透明”的?
答: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建立“阳光规划”运行机制。先后出台了阳光规划制度、程序、规程,引入先进管理理念,建立完善决策智囊体系,从规划编制到重大项目审批之前,都向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协报告,组织专家进行论证评审。在内部,成立专业预审专班,在上会前,针对决策事项,研究法律法规、规范、标准,保证决策依据充足、科学、能落地。
二是全方位接受社会监督。全面公开。将公示内容全面扩充,除涉及国家秘密事项外一律公开,充分保证群众对城乡规划的知情权、监督权、建议权,做到无遗憾。全程公开。坚持批前、批后公示,延长公示时间,全建设同期公示。全程通报。建立实施“月通报”制度,将各业务科室项目办理情况每月通报一次,上报市委、市政府分管领导和相关部门监督。
三是以“阳光规划”促清廉及效率提高。做到了“三个确保”,即各项工作置阳光之下,避免暗箱操作,清除腐败土壤,确保清正廉洁;加强窗口职能,一窗口受理,一站式办理,专人负责,定期登记、梳理、排查、上报,防止被动、拖延、推诿问题发生,确保高效快捷;坚持会议集体研究,充分发挥民主,所有项目100%上会研究,100%形成会议纪要,抓好公示工作,确保各项审批工作置阳光之下,保证决策的正确性、民主性、公正性。
问:十堰市规划局履职尽责督促检查工作开展以来,取得了哪些工作成绩?
答:开展履职尽责督促检查工作以来,市规划局紧密结合“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工作和“双十星”创建工作,坚持“五抓五突出”(突出问题抓消化;突出发展、执行力抓重点;突出民生抓管理;突出服务抓质效;突出长效抓机制),工作实现了“六大突破”,三项工作创十堰历史之最,获巡视组和上级高度评价。2014年,市规划局获全省住建系统“先进集体”,十堰市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推进惩防体系建设合格单位,市直机关工作目标考核达标单位,十堰市信访维稳工作先进单位,十堰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1、改革创新突破。2015年以来,市规划局出台12个文件,共对城乡规划九个环节进行全面改革,形成了 “阳光规划”、“高效审批”、“控规考核”、“放线验线核实”、“信息公开”等一系列改革新办法、新机制。
2、规划编制突破。开放了规划编制、设计市场,先后同美国易道、英国巴迪威尔、同济大学、北京大学、中规院等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坚持大院大员,编制了一系列规划;启动了2049远景战略规划,中规院上海分院承担,初步成果已完成,年底全面完成;完善了规划体系,实现了全覆盖;县、乡镇、村庄规划分别完成95%、60%、40%;专项规划、基础规划已完成17个;城区空间转移取得重大突破,建成区面积达130平方公里,北移格局已形成;开放市场、立足国际视野,“大院大员”高端规划设计的格局已形成。
3、集约、节约、工业园区规划建设获得突破。形成了东、中、西三大工业园区,落地、满园项目近16平方公里,七大物流中心已动工,占地近10平方公里。
4、规划实施管理突破。坚持国际视野,“大院大员”设计,一年来共办理放线328项,近1403.24万平方米,验线、核实610项,近1077.29万平方米,创历史之最。
5、突出城市承载力建设,保障和改善民生新突破。规划10万亩公园已完成50%建设;高铁经济区、文化、医疗、养老等项目超历史发展。编制山体保护、绿地、景区等一系列规划,在实施上从严把关,引入“碳平衡”理念,生态建设创历史之最。
6、“阳光规划”获新突破。实施规划全程公开,建立周公示、月通报、双月追责、跟踪检查督办制度,达到项目零库存;制定规章制度达20万字,全面推行工作规范化、科学化管理,制度建设力度创历史之最。
问:市规划局对履职尽责督促检查下一步工作有哪些安排?
答:在下一步工作中,市规划局履职尽责督促检查工作将重点从六个方面下工夫:一是强化学习,进一步加强理论武装;二是深化调查研究,进一步提高规划决策水平;三是突出重点,进一步推动规划多层次覆盖;四是创新举措,进一步加强规划管理;五是主动服务,进一步加强规划作风和效能建设;六是抓班子,进一步加强队伍建设。
您的位置: 2015履职尽责专题 > 工作成果聚焦 > 正文
坚持阳光规划 强化工作监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