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页
十堰“95后”小警戢子轩 扎根基层练就“全科”民警
时间:2022-09-29来源:阅读量:
分享到:

 U963P1T1D381933F3DT20220920171138.jpg

  (通讯 陈浩 彭悠)十堰市公安局茅箭区分局,4年前,一名“95后”小警来到单位,话语不多但勤快灵敏,大家看到多了张新面孔,都会问上一句,“小伙子,新来的?”

    大家口中的“小伙子”名叫戢子轩,23岁本科毕业后通过省公务员考试被分配到十堰市公安局茅箭区分局工作。在人生、地不熟、业务一片空白的情况下,小伙子勤学苦练,边学习边思考,边跟着师傅练就执法办案和群众工作的本领。

    四年来,“95后”小警历经基层派出所案件中队、社区中队、综合室和宣传岗位的磨炼,逐渐成为懂业务、会办案、能执法、会处置、懂宣传、会拍摄、群众工作能力强、法律素养高、文字功底扎实各项业务精通的警营“全科”民警。

    从“门外汉”到“破案先锋”

    2019年7月1日对于戢子轩来说是个特殊的日子,这是他收到了从警以来的第一面锦旗。“年轻有为,破案先锋”这是市民肖女士对这个“小伙”的评价,更是对他莫大的激励。

    6月19日,市民肖女士来到东城开发区派出所报警称“一个开着苏A牌照黑色奔驰的陌生男子自称是南京房地产老板,路过十堰手机丢了,身上没有现金,以车辆没油为由骗走其300元现金。”

    作为案件民警的戢子轩接到这个警情后觉得这绝不是一个普通的诈骗,“开着奔驰车,从外地来到十堰,只是为了骗300元?”想到这里,他立即进行深度研判,发现该车辆有多条涉警记录,这一情况印证了他的猜想,这一定是一个跨省流窜诈骗嫌疑人。

    戢子轩立即将此情况报告给值班长吕建,通过查询发现该车在房县某地出现轨迹。吕建、戢子轩立即驱车前往房县,在房县警方的配合下一举抓获嫌疑人刘某,追回所骗钱财,并顺藤摸瓜破获系列诈骗案。

    “他干事很麻利,进步很快!虽然不是警校毕业,是个‘门外汉’,但是他学得快、干得好……”师傅杨岗这样评价他。

    从“愣头青”到“行家里手”

    “戢警官,我跟我老公实在过不下去了……”

    “这孩子我管不了,你们把他关在小黑屋关几天……”“隔壁家老李养的狗把我家菜园子踩坏了……”

    “我家养的老母鸡少了一只,你赶紧帮忙找找……”

    ……

    2020年5月,对于25岁的社区民警戢子轩来说,这些都是日常要处理的事务,事无巨细、不分大小、全是点滴民生。他不仅要负责天津路社区、徐家沟村、茅箭堂村、陈罗村的社区警务工作,还要承担分局脱贫攻坚的政治任务。

    村委会、茅箭区社会综合治理中心、茅箭区家庭矛盾调解委员会、茅箭区妇联……成了“小戢”经常光顾的地方。没有结婚、连自己还是个“愣头青”他,不仅要学习群众工作技巧,更要学会化解和处置家庭感情矛盾纠纷。在他的手机通讯录和微信联系人里面,工作对象要占一大部分,无论上班还是休息,群众有求助、他必有所应。

    他用心用情干好社区工作,用热心、诚心、耐心、公心对待每一位当事人,工作中做到“警情必回访、纠纷必走访、矛盾必调处、风险必化解”,依托“警地对接、警格联动、警民联调”和“茅箭365”小程序,充分发挥驻村辅警的效能,一年内共化解纠纷474起,逐渐成长为社区警务工作的“行家里手”。年仅25岁的他,经过支部推荐、组织考察成为了十堰市公安局最年轻的社区警务中队长。

    “你别看他年纪小,干起工作来真是一点不比老民警差,工作经验虽然不丰富,但是他肯学、肯钻、肯吃苦,处理事有方法、有技巧、有水平……”这是社区干部对他的评价、是群众对他工作的认可,更是使他勇毅前行的不竭动力。

    从“宣传小白”到“业务骨干”

    2022年3月,仅在派出所内勤岗位工作不到半年的他被调到了茅箭区公安分局指挥中心从事公安宣传工作,面对新环境、新形势、新挑战,这让这个理工科“小伙”开始发愁起来。

    摄影、拍视频、剪辑、PS、运营公众号、写宣传稿……这可把他难住了。办案子有法律可遵循、有师傅带、有指引操作,群众工作可以慢慢摸索,对于从未拍过视频、未接触过剪辑、PS、摄影的他来说,搞宣传无疑是一次巨大的挑战。

    “吴科长,您看一下这个素材能不能推个手机报……”“赵科长,您看一下这个视频的剪辑思路有没有问题……”“宋科长,您看看这个稿子有哪些地方还需要在完善……” 

    “小李,你们这个素材不够详细,你把执法记录仪视频发过来,我再看一遍……”“小张,你这个视频新闻点没找准,我们一起沟通一下……”

    在办公室,时常会听到他给市局宣传科打电话请教,有时候甚至一个很小的问题,他都会跑到领导面前去咨询,宣传稿的每一个细节他都会去找相关警种核对,遇到一些好的素材,他都会随警作战,有时候甚至周末开着自己的车去派出所收集、整理,生怕漏掉一个战果……

    “下班了,办公室的灯依然亮着,有时候甚至晚上十一点,他还在群里发战果和稿件链接”“周末的时候,在群里我总是能看到他在群里发工作,仿佛对于他来说,这不是一份工作,而是一份事业和警察的初心。”一提起戢子轩,办公室同事李瑞音连竖大拇指。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戢子轩从一名公安宣传的“小白”成长为宣传“骨干”,从纸媒到新媒体、从图片到视频、从短视频到宣传片,成为宣传行业的“全能选手”……仅半年,在戢子轩及他的团队共同努力下,分局稿件、素材被人民日报、中央政法委长安剑、人民公安报、新华社、央广网、中国新闻网、法治日报、中国警方在线、湖北日报、省电视台等央省级主流媒体采用300余次、被市、区级主流媒体采用500余次。

    有人说他的成功是偶然,但是偶然的背后是多少个挑灯夜战的付出。“事在人为,微芒不朽!”这是分局局长王振对他的工作成绩的批示,更是对这个“95后小警”的鼓励与期许。(中新网湖北新闻报道)

分享到:

主办:十堰市公安局 承办:武汉虎客影像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十堰日报社

秦楚网(10yan.com)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主管:中共十堰市委宣传部 主办:十堰日报传媒集团

编辑部:0719-8114111 0719-8661117(传真) 广告业务:0719—8114000 技术部:0719-8622987

主办:十堰市公安局

承办:武汉虎客影像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十堰日报社

秦楚网(10yan.com)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主管:中共十堰市委宣传部 主办:十堰日报传媒集团

编辑部:0719-8114111 0719-8661117(传真)

广告业务:0719—8114000 技术部:0719-8622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