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页
王涛:当好执法“守门员”
时间:2022-07-20来源:阅读量:
分享到:

    (通讯员 尹振宇)在十堰市公安局法制战线上,有这么个“火眼金睛”,大家亲切地称呼他们为“王哥”。对办案民警来说,这位“王哥”虽年轻,但精湛的业务功底和丰富的法制经验总能帮助办案民警排忧解惑。

自我加压实时给自己充电学习法律知识.jpg

    他就是十堰市公安局法制支队副支队长——王涛,40岁,中共党员,2011年10月参加公安工作,先后在房县公安局窑淮派出所、姚坪派出所等多个基层岗位历练,2021年交流到市局法制支队工作。11年间,他始终坚守从警初心、矢志为民服务,参与400余起重大疑难案件侦办,因工作表现突出,先后荣获全市执法办案标兵1次、个人嘉奖4次。

    善于抽丝剥茧的“智多星”

    他是攻坚克难的法律权威维护者,敢啃“最坚硬的骨头”,能接“最烫手的山芋”。这是同事们对他的最深印象。

    2021年,房县窑淮镇公路清洁员刘某与倒垃圾的村民闻某发生争吵。刘某的丈夫张某劝止时,与闻某丈夫卢某某等人相互厮打,致张某儿子张某某手部粉碎性骨折。事后,卢某某非但未做伤情鉴定,更是逃之夭夭。被抓到案后,卢某某控告自己牙齿也被张某打掉两颗,并鼓动妻子、弟弟等人在网上煽风点火,到市、县级政府及相关部门缠访,意图制造社会影响,给办案民警施加压力。

从案件证据中抽丝剥茧发现蛛丝马迹.jpg

    闻讯后,王涛主动与办案单位对接、会商研判。经查阅大量证据资料,他发现卢某某案发后牙齿是完好无损,没掉一颗,案件顿时变得扑朔迷离。王涛带领专案民警从卢某某提供的“证据”资料着手,将计就计、顺藤摸瓜、抽丝剥茧,经对其曾藏匿过的市县及周边走访调查,成功为揭开谜团还原事实真相提供了证据支持,最终让一起藏匿其背后精心策划的秘密真相大白。至此,案件得以告破,对卢某某的不实控告作出不予立案决定。

    王涛从穿上警服那一天起,在基层执法上便以“绣花精神”做好每件事,以“工匠精神”追求工作质效,一直努力加强对公安业务的学习,平时工作抢着干、业务技能加班练,在一个个案件办理和总结中提升业务能力。“作为一名警察,既要不畏艰难,维护法律的权威,又要敢于碰硬,让老百姓感受到公平正义。”面对疑难案件,他常这样说。

    精通法制业务的“活字典”

    “今年,我们查获一制造假酒团伙,由于涉及人员多、证据认定难,如何依法对案件实行‘全链条’打击,一开始我们也有些挠头,幸好王哥全程参与,给了我们强有力的法律支撑。”曾参与案件侦办的民警周俊说。为对该团伙实施“全链条”打击,王涛从调查初期就提前介入,协助指导调查取证,为案件侦破提供精准指导,并针对起诉阶段可能出现的法律问题提供解决方案。

利用执法监督平台督促办案单位扣好执法第一粒扣子.jpg

    “现在民警执法办案风险高、责任大,如果我们坚持服务靠前,在案件侦办之初就随警作战,就能提供全程执法保障,让一线民警侦办案件时少走弯路,多从源头上规避不规范执法的风险。”王涛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他肯学、低调、办事周到又认真。他是我们的法制‘活字典’、他的电话是‘法治热线’、他的办公室是我们的‘大讲堂’。”提起王涛,同事李扬说。他曾为全局办案民警培训执法办案知识、也曾无数次代表市局参加全市的公检法联席会议讨论案件,而这些,无一不来自于他过硬的专业能力、扎实的知识储备和丰富的案件审核经验。一年来,为方便同事们更好地执法办案,王涛牵头梳理相关法律汇编成册,将案件审核重点及相关法律依据细化形成“工具书”,分给执法单位参考。

    履好执法监督的“守门员”

    “干什么就要干好!作为一名法制民警,就要当一个合格的执法‘守门员’。”这是王涛的座右铭。从参警时的基层办案民警到派出所所长,再到执法监督的法制岗位,他始终如一地要求自己要做就做最好的。

审查指导同事侦查办案.jpg

     执法监督是行政权力正确运行的根本保障。工作期间,王涛除了检查审核办案单位报审材料,对案件定性等问题进行解答指导,还要通过执法监督平台对相关单位的警情处置巡查监督。面对当前不断拓展的执法范围,越来越复杂的执法环境,他从广大群众“最期盼”、基层民警“最急需”、执法环节“最关键”入手,持之以恒提高执法质量,让执法权力始终在法治轨道上运行,并最终形成了一个理念:作为全局执法规范化建设的牵头设计和统筹谋划部门,法制工作做得扎不扎实、好不好,事关执法质量的方方面面。

    为做好执法监督预警工作,他紧跟法治公安建设潮流,围绕扣好执法“第一粒扣子”和实战创意大赛,在规范执法工作上破旧立新,不断探索完善执法监督平台,细化优化执法质量考评实施办法,对接报案、现场执法、办案区使用管理、讯问、涉案财物管理等执法办案全流程、各环节进行全面记录,着力打造全面覆盖、有机衔接、闭环管理的执法记录链条,实现了执法活动全过程留痕、可回溯管理,由其代表公安机关出庭应诉的疑难案件,实现“零败诉”“零撤销”“零变更”、国家赔偿“零发生”的工作目标。

对案件当事人释法说理.jpg

    期间,他还通过调研和自己基层实践经历,围绕扣好执法“第一粒扣子”,修订完善了《十堰市公安机关执法监督评估制度》《执法实施细则》《执法质量考评实施办法》等5项以安全高效为目的的执法安全防范制度,为基层规范化执法划上明晰界限、提供操作指引,为把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落到实处,不断提升公安工作法治化水平和执法公信力提供了有力地执法服务保障。

    (湖北日报报道)

分享到:

主办:十堰市公安局 承办:武汉虎客影像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十堰日报社

秦楚网(10yan.com)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主管:中共十堰市委宣传部 主办:十堰日报传媒集团

编辑部:0719-8114111 0719-8661117(传真) 广告业务:0719—8114000 技术部:0719-8622987

主办:十堰市公安局

承办:武汉虎客影像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十堰日报社

秦楚网(10yan.com)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主管:中共十堰市委宣传部 主办:十堰日报传媒集团

编辑部:0719-8114111 0719-8661117(传真)

广告业务:0719—8114000 技术部:0719-8622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