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潘成涛 张勇)两年间,他和战友们转战10省20余个市县,行程近12万公里,抓获涉诈人员100余人,打掉涉诈团伙20余个,劝阻挽损200余万元……
他叫杨帆,今年32岁,中共预备党员,2015年大学毕业后考入竹溪县公安局。现任该局刑侦大队副大队长,“反电诈”专班负责人。
学用结合,练就“最强大脑”
2022年4月中旬,杨帆等在工作中发现,竹溪籍男子王某涉嫌帮助电信网络诈骗团伙“跑分”洗钱。他带领反诈专班民警扩线深挖,成功摧毁以刘某某为首的“跑分”洗钱团伙。截止日前,警方共抓获犯罪嫌疑人16名,扣押涉案银行卡16张,涉案资金近500万元。
信息研判、落地查人、抓捕审讯、扩线打击,看似一鼓作气,但背后的较量却鲜为人知。
侦查卷宗里,杨帆从资金流、信息流、人员流三方面复盘了扩线侦查的脉络。“从最初的一名涉案人员、一张涉案银行卡或者一个通话记录,到挖出出租银行卡的帮信犯罪人员、收买银行卡的中介人员,直至上一级卡主,就是一个从虚拟到现实,再从现实到虚拟的循复往返的过程,而涉案资金转移中多次被分割、聚合,都暗藏着玄机,这就需要通过多个数据平台的筛查、比对,只有将资金流、信息流、人员流通过‘碰撞’形成链条,犯罪分子才无处遁形。”杨帆介绍。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敏锐的鉴别力、清晰的判断力和平台的综合运用能力,源自他孜孜不倦的学习。尤其是2020年9月,他被推荐到上级学习反电诈技战法,通过专家的言传身教,不断地开拓思路,积累经验。
将所学的知识在实战磨合,他与专班民警一道,先后侦破了“黄石市石某‘家族式’洗钱团伙案”“天门市陈某网上招嫖诈骗案”等一批电诈案件。
当多面手,守护群众“钱袋子”
2021年4月,竹溪县发起“全民反诈”行动,杨帆作为全县反电诈联络员微信群警方联络员之一,负责对电诈案件的案情、发案趋势和预警信息梳理,并上报后在群内发布。
“没有白夜、没有双休日,即使是在外地出差,这项工作也不能落下,它关系到领导决策、工作推动,更关系到群众的‘钱袋子’。”杨帆对这项工作做的很上心。
反诈就是警察和犯罪分子赛跑,抢的是时间,拼的是速度。反诈专班每天通过平台筛查和上级下发的涉诈预警线索,平均在70条左右,杨帆等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将线索分发到属地派出所,由派出所民警开展劝阻。对高危级别的预警信息,反诈专班民警必须亲自上阵。
2021年9月的一天,杨帆接到预警指令,辖区凌女士正在遭遇电信诈骗。面对电话打不通、短信不回复,家里人也不知道其去向的情况,杨帆迅速开展综合研判,发现其已入住县城一家宾馆。杨帆等赶到宾馆,一口气爬山4楼。敲开房门时,凌女士正在接受骗子的“洗脑”。杨帆夺过电话,当场揭穿了骗局。
“要不是你们来到及时,我的5万元就保不住了。”凌女士强留错过饭点的民警吃饭,被婉言谢绝。
“机会稍纵即逝,一天只吃一顿饭是常有的事情。”杨帆说。
2021年10月中旬,刑侦大队接到多名群众反映:他们在办理电话卡后不久,就接到陌生人的电话。经会同网安大队民警联合研判,发现这是一起涉本地多家电信营业网点经营人,利用职务便利非法贩卖公民个人信息的犯罪案件。警方一举抓获8名行业“内鬼”,有效遏制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蔓延的势头。
每年出差近200天、两次生日都在路上、家中幼小的孩子缺少陪伴,……。“个中滋味,甘苦自知。”杨帆俊朗的脸上始终挂着笑容。
(中新网湖北新闻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