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严把对象审定关。参训者必须经过“本人申请、基地申报、县扶贫办审核”程序,由县扶贫办从贫困农户信息系统上核准确认贫困对象,并通知各培训机构公示、培训。同时,根据相关政策要求,加强农村贫困人口动态管理工作,建立健全了全县贫困学生档案,把扶贫政策真正落实到贫困户。
二是严把培训机构认定关。根据省扶贫办《关于做好雨露计划基地推荐工作的通知》和市扶贫办《关于认定十堰市2012年雨露计划培训基地的通知》(十政扶发〔2012〕17号)文件精神,对县2所“雨露计划”培训机构-县职业技术教育集团学校、农机学校启动年度考核、动态管理和退出机制,凡是考核不过关的,责令限期整改甚至取消其培训资格。
三是严把培训质量关。县扶贫办、财政局自春季开班以来,多次深入培训基地,通过现场点名,对号入座的方式进行查询、核实,确保现场参训学员身份和人数的真实性。进一步优化培训基地专业设置,鼓励学员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内,多学技能,拿到多证。积极参与培训过程的管理,确保真培实训。同时加大对外联络和争取工作,最大限度地实施“订单培训”,实现培训学员能够大规模、成建制转移。使学员在培训基地学的安心,结业(毕业)上岗就业放心。
四是严把补助标准关。“雨露计划”资金补助是落实政策的关键措施,始终坚持了“三个不补”的政策,“不符合条件不补、培训不合格不补、培训不转移不补”。补助方式实行“一卡通”直补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