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残疾人能实现自食其力已是不易,而能干出一番事业更要付出许多艰辛。近年来,有这样一位残疾人,身残志坚的他积极响应扶贫开发号召,始终奔走在扶贫攻坚第一线,励志创业就业,带领贫困户精准脱贫,他就是竹山县城关镇二道坊村残疾村民陆龙武。
一家三口残,屋漏偏逢连夜雨
家住竹山县城关镇二道坊村二组的陆龙武,出生于1968年12月,他的童年和其他小朋友一样,身体健康,虽然那个年代,家里很穷,缺衣少吃,但还是和村里的小朋友天天开开心心去上学,假期里积极帮助家里做一些力所能极的家务、无忧无虑、健康活泼。然而在16岁那年,他突然感到身体不适,左腿特别疼,不能到校上课,只能在家养病,也不知患的是什么病,连站都站不稳,只能躺在床上,吃、喝、拉全靠双目失明的残疾母亲照顾,当时家里穷,只能东借西凑些钱,四处求医。医治一年多,病情有所好转,能扶着凳子、墙壁艰难地一步一步移动。然而,屋漏偏逢连夜雨,他的父亲检查又患上疾病,因无钱医治,最后落下一只眼失明,一家三口都成了残疾人,家庭经济雪上加霜。因无钱再医治,陆龙武没有到条件好的医院去治疗,只能瘫痪在家。到18岁时,因一直瘫痪的原因,造成了他左下肢骨性强质,留下终身残疾,走起路来一瘸一拐。当时对他的思想打击很大,但陆龙武一直有一个信念:腿不方便,不是天生的,只要坚持锻炼,一定能象正常人那样行走。可是事情并不是他想象的那么简单,年年失望,腿还是老样子,好多较重的农活不能干。自己以后的日子还要靠本身就残疾的老父老母来照顾吗?不!陆龙武决定要找个手艺,自食其力,自己养活自己。
发愤图自强,励志创业终脱贫
19岁那年,在政府和亲戚的支持下,他首先办起了粮食加工厂,附带还烤起了大曲酒,利用酒糟喂了十几头猪。到1992年,24岁的他,把老屋从山顶上搬迁到了公路边,并转产承包了村上的一个小煤矿,同时还办起了石灰窑,家里的条件逐渐有所好转,到30岁时候,经人介绍,娶妻生子。
这样一干就是15年。到2007年,为了改变人生命运,他决定选择二次创业。他首先想到了转行种植茶叶,刚好当时村上集体有50余亩老茶园要公开承包给农户。他找到镇上和村上表达要求承包的意愿。村书记和镇上领导看到他这样有决心,身残志坚,都满口答应:“只要你有信心,我们一定支持和帮助你”。很快,他与村上签订了承包合同,停下了其它业务,一门心思发展茶叶产业。他简单地在茶园搭起一间草房,吃住在茅屋,早出晚归,精心管理起茶园。经过辛勤劳作,第二年春,老茶园的茶苗长势良好,当年实现了收入。到了第三年,新发展的幼龄茶园也开始见收,新老茶园面积发展到80多亩。在他的带动下,全村不少村民也开始发展起茶叶产业,加上政府有效组织和扶持,到2012年春,全村茶叶面积达到了500多亩,其中他所在的一个组就有300多亩。为繁荣地方经济,为茶农提供方便,在政府和亲戚朋友的资助下,他购买了炒茶机械设备,办起了全村唯一一家茶叶加工厂。不光是自己的茶叶,全村的茶叶产量和质量都有了大的提升,经济效益也逐年提高。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一年又一年的精心管理,他的茶园一片生机,长势喜人,年年丰收,他又申请注册成立了竹山县怡神生态有机茶有限公司和扶梦缘酒家,农闲时节办起了农家乐。通过几年的发愤图强,终于摆脱贫困,过上了富裕生活。
乐善助他人,社会扶贫作奉献
看到自家的生活一天天富裕起来,可周围仍有不少残疾人家庭和困难群众,他们还过着穷困的日子。一想到这,陆龙武心里就不是滋味。和他们有着同样的经历、感受和痛苦,更了解他们的生活、工作的困惑和不易。如今,自己闯出点名堂了,日子富裕了,应该为这些困难群体做点什么,也算是回报父老乡亲吧。陆龙武再三考虑后,决心帮扶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做全村社会扶贫第一人。他首先想到的是那些无依无靠的孤寡老人。从2000年收留和赡养外地孤寡老人李友德开始,至今已16个年头,他先后赡养了本村的华福禄、吴双成等孤寡老人20余名,有的已经过世,有的现已七八十岁,他包吃包住,包生老病死,一包到底,年纪小些的,力所能及的帮他做些农活,年纪大的,他就赡养送终,从无怨言。2014年政府开始开展精准扶贫以来,他主动承担所在村组26户贫困户精准脱贫帮扶任务,与张明亮、陆兴早等6户特困户结成帮扶对子,实施户对户、手拉手精准帮扶。在镇村和驻村工作队的帮助下,他与所包保贫困户签订脱贫协议,为他们制订帮扶计划,完善账表卡册图等痕迹资料,建立完整的帮扶档案,并承诺每户每年通过在他茶场、农家乐打工挣工资,帮扶鸡苗发展养殖业增收,加上收购、加工各户茶叶,每户每年人平纯收入不低于5000元,通过一到两年时间实现精准脱贫。在他的影响下,二道坊村种茶的农户多了,农民的收入也大大提高,村里盖起了不少楼房,他自己也建了一栋新楼。同时,他还对从事种茶的残疾户进行技术上的指导,收购残疾人种植的茶叶,帮助解决茶叶销售问题,带动他们共同致富。他的这些做法得到了社会尊重和各界人士赞誉。2013年县委政府授予他“竹山好人”道德模范称号,2015年政府奖励5万元茶叶车间改造扶持款,2016年5月荣获全市“创业之星”荣誉称号,6月十堰市残联肢残协会授牌“竹山县残疾人创业示范基地”。
“我用我的双手养活了自己和家人,也希望用这双手帮助他人,帮助别人让我感到快乐。”从小到大,陆龙武一直就有这样的信念。只要心中有梦,脚下就会有路,命运给他两条残腿,他要用大脑和双手挑战命运。
通过几年的辛苦努力,感受到了丰收喜悦,增加了村民的信任和信心,也使本村村民对靠双手勤劳致富有了新的认识。他个人认为无论干什么,都要真心实意去干,要想干好,就要付出。他用半年的时间跑遍临近的所有村镇创业典型户,学习他们的茶叶种植和家庭农场经验,只要在网上或报纸上看到有关县内及周边农业方面先进的地方,他都要去学习。只有走出去,才知道自己的不足,只有看到别人先进的东西,才知道自己的落后,他认为只要多学习,看准市场行情,只有发展,才能做大、做强。不能只想“等、靠、要”,爱拼才会赢。
2012年底开始,他先后开始办起了茶叶加工和农家乐,通过茶叶加工业的带动,全村已有90%的农户从事茶叶种植,茶叶收入占到了家庭收入的大半。凭借离县城近的优势,全村已有12户开始发展农家乐,每户年收入达到3万元余元。2016年6月他又注册成立天露养殖专业合作社,开始带领村民养殖本地地理标志产品“郧阳打鸡”和市场俏销的“白羽乌鸡”,除自己养殖外,还无偿向所包保的贫困户每年每户赠送鸡苗等各种物资3000余元,还主动帮助联系畜牧部门上门指导养殖技术,现在合作社已发展社员60多名,全村养鸡规模达到2万多只。
有梦想,才会有希望。今后陆龙武计划在政府和残疾部门的支持下,申请成立“湖北省残疾人创业就业扶贫项目基地”,打造观光生态农业示范园区,创立自己的茶叶、畜禽和农家乐品牌,争取更大的经济效益,带领更多的农民朋友脱贫致富。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现在,他最大的愿望,就是想着帮更多的农户早日富裕起来,为他们办更多的事,出更多的力。同时,他也希望象他这样身有残疾的兄弟姐妹们要有自信,做到身残志不残,美好生活就一定能够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