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施策 攻坚克难奋力夺取脱贫攻坚新胜利

发布时间:2016-11-18    来源:秦楚网

\
市委副书记、市长张维国在郧西县调研产业项目扶贫工作
  到2020年,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党中央对全国人民的庄严承诺。十堰作为秦巴山片区扶贫攻坚的主战场,脱贫攻坚任务十分艰巨。我们将以习总书记精准脱贫系列讲话精神为指引,把脱贫攻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咬定目标不动摇,精准施策,攻坚克难,确保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
  一、实化举措,务实担当,啃下脱贫攻坚“硬骨头”
  脱贫攻坚已进入啃硬骨头、攻城拔寨的冲刺期,必须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实化措施,提高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锁定脱贫对象,抓实六个精准。习总书记提出的“六个精准”要求,必须想办法、出实招,做到“不失一隅、不落一人”。扶持对象要精准,认真开展精准识别“回头看”,进一步锁定扶持对象,既不漏掉真正的贫困人口,也不把非贫困人口纳入扶贫对象。项目安排要精准,对照脱贫标准,因村制宜,因户施策,大力实施“六个一批”,推进项目扶贫。资金使用要精准,统筹整合各类扶贫资金,撬动社会投资,满足村出列、户脱贫的需求。措施到户要精准,因人因地施策,因贫困类型施策,落实十个到户到人,做到精准滴灌。因村派人要精准,根据贫困村发展实际,缺什么人、派什么人,确保每个村都有驻村工作队、每个贫困户都有帮扶责任人。脱贫成效要精准,按照脱贫标准和脱贫程序,提高脱贫成效,确保真脱贫、全脱贫、稳脱贫。
  (二)激发市场活力,重抓产业扶贫。产业扶贫是稳定脱贫的坚实支撑,是精准脱贫的治本之策。一是坚持市场运作。激发市场活力,鼓励市场主体到贫困村投资兴业、吸纳就业,辐射带动脱贫。二是坚持规划引领。科学编制脱贫产业规划,长短结合选准脱贫项目,既注重贫困户当期脱贫,又确保可持续发展。三是创新产业扶贫模式。全面推进“五方协作(政府+市场主体+合作社+金融+贫困户)、四金联结 (租金+股金+薪金+现金)、三大支撑(科技、资金、人才)”的产业扶贫模式,把更多的贫困户纳入到产业链中,实现“藤上结瓜”式脱贫。
  (三)深化结对帮扶,凝聚各方力量。推进脱贫攻坚必须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和力量,内外联动,形成合力。一是深化“四双”帮扶行动。市县乡三级联动,政府、社会、市场三位一体,打通驻村帮扶精准扶贫通道。二是发挥市场力量。引导市场主体参与扶贫开发,推动经济合作组织与贫困户有效对接,提高扶贫实效。三是营造扶贫济困社会氛围。充分发挥定点扶贫、对口协作帮扶的引领作用,积极发挥社团组织的桥梁作用,全面构建“政府主导、市场引领、社会参与,多点发力、各方出力、共同给力”的大扶贫格局。
  (四)强化责任担当,激发内生动力。各级政府要强化责任担当,切实把脱贫攻坚主体责任扛稳、抓牢、压实。各级干部要奋发有为,在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履职尽责,发挥作用。要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激发内生动力,摒弃“等、靠、要”思想,营造人心思进、人心思干、脱贫光荣的强大气场,依靠自身力量脱贫致富。
  二、破解难题,补齐短板,确保脱贫攻坚取得新成效
  新一轮脱贫攻坚的对象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既有多年未解决的矛盾和问题,也有不少新情况新挑战,必须坚持问题导向,补齐短板,实现真脱贫。
  (一)紧扣准实,着力解决“四类倾向性”的问题。习总书记强调的四类倾向性问题,必须早研究、早解决。一是解决好“急”和“拖”的问题。提高对脱贫攻坚长期性和艰巨性的认识,既不能一味强调多脱多减,急于求成,也不能消极懈怠,拖延脱贫进度。二是解决好“不精”和“不准”的问题。按照“六个精准”,对基础数据、具体项目、资金拨付等逐项进行检查,做到底子清、数字准、措施实。三是解决好扶贫资金“滥用”和“闲置”的问题。完善资金管理办法,强化资金使用监管,切实提高资金使用绩效。四是解决好“扶志”和“扶智”的问题。打破“思想桎梏”,拔掉“思想穷根”,提升致富能力,实现“我要脱贫和我能脱贫”。
  (二)多措并举,着力解决贷款难的问题。脱贫攻坚仅靠专项扶贫资金,只是杯水车薪,必须撬动金融支持。要落实“两免”政策,降低门槛,简化手续,提供更加便利的农村信贷服务,开发更多类型的金融产品。落实“市场主体+小额信贷”的政策,建立市场主体与贫困户信贷利益联结关系,采取“贫困户贷款、企业与合作社担保使用还贷、贫困户保低分红、保险公司保证保险”的办法,加快小额信贷政策落地。加强信用体系建设,推进政银保(政府+银行+保险)模式,降低信贷风险。
  (三)统筹安排,着力解决村级集体经济增收难问题。要大力发展贫困村集体经济,增强自身“造血”功能,切实解决收入不够这一村出列的“卡脖子”难题。一是发展特色产业。统筹规划,明晰发展集体经济的整体脉络;分类指导,创新发展集体经济的理念;实施“一村一品”,建好特色产业基地。二是盘活集体资产。加强村级资产管理,实现保值增值;开发利用“四荒”资源,增加集体经济收入。三是发展村级合作经济。利用农村土地和山场等资源,以股份合作形式,与工商企业对接,做大集体经济。四是研究制定支持政策。加大项目资金倾斜力度,吸引社会资金支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
  (四)提振精神,着力解决能力不足和作风不实的问题。各级干部要把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作为践行“两学一做”的主阵地,认真钻研各项惠民政策,当好参谋助手,把群众的需求摸上来,把脱贫攻坚的对策拿出来。要切实转变观念,从分资金搞项目、给钱送物的老办法转到资产性扶贫、土地增减挂钩支持易地扶贫搬迁、免抵押免担保小额信贷的新手段上来,采取超常规措施推动脱贫攻坚。要改进工作作风,不以事艰而不为,不以任重而畏缩,敢于作为、敢于担当,提升能力、提高效率。
  三、紧盯目标,精准发力,打赢脱贫攻坚“开局之战”
  今年是脱贫攻坚的开局之年。85个村出列、16.61万人脱贫、15万人易地扶贫搬迁是全市年度脱贫攻坚的铁定目标,必须按期完成。全市要坚定决心,争日抢时,决战四季度,确保完成年初既定目标。
  (一)因村因地制宜,确保完成85个重点村出列任务。对照贫困村出列的“四确保、九有”基本标准,精准发力,解决制约发展的瓶颈。查不足找准短板,逐村开展拉网式排查,确保政策落地、项目落地、资金到位;列清单限时销号,列出85个村问题清单,再明责任、再定时限、限期销号;抓重点综合施策,对贫困群众急需解决的问题,精准施策,坚决完成;明职责强力督办,压实责任,加强督办检查,确保年底结硬帐。
  (二)因户因人施策,确保完成16.61万人脱贫任务。围绕贫困人口“三有、七保障”的脱贫标准,开展精准帮扶,解决好“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的问题。认真开展“大回访”活动,帮助贫困户算好家庭收入帐、项目进度账、群众感情账等“三本账”。根据年初制定的脱贫计划,逐户逐人查漏补缺,逐人逐项落地兑现。严格遵循脱贫初选、逐级核查、脱贫销号三个步骤,注重痕迹化管理,确保脱贫成效经得起第三方评估、上级考核、群众认可。
  (三)搬迁脱贫同步,确保完成15万人易地扶贫搬迁任务。要把握政策,细化节点,倒排工期,加快建房进度,规范住房和配套设施建设标准,加强工程质量安全监管,确保搬迁对象按时入住。要坚持“挪穷窝”与“换穷业”并举、安居与乐业并重、脱贫与搬迁同步,确保搬迁贫困户实现“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的目标,务求首战告捷。
  当前,脱贫攻坚激战正酣,全市上下务必勠力同心、众志成城、实干实为,以更大的决心、更强的力度、更实的举措,全力打好新一轮脱贫攻坚战,夺取脱贫攻坚的全面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