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变好了,农村歌谣的内容也变了。精准扶贫给郧西县香口乡八亩地村群众带来的好处,变成了农民歌师口中的歌谣:
扶贫搬迁——“亮飒飒的新居搬进来,贫困户心里乐开怀,感谢党的好政策,睡到半夜笑醒来。”
板栗产业——“八亩的板栗甜如蜜,比那白糖还美气,有人买去当糕点,有人买去送亲戚。”
扶贫队员——“一桩桩来一件件,哪件不是靠实干,为还村民致富愿,干部个个乐颠颠。”
日前,笔者来到郧西县香口乡八亩地村,遇见了被村民称为“歌师”的农民余正贵,一见面,他张口便说上了一段。在八亩地村,民谣就像一块多棱镜,折射出了八亩地村近年来发生的巨大变化。
过去的八亩地,几乎是贫困的代名词。“为了吃饱饭,主意都想遍,红薯遍地插,混个肚儿圆”、“住的土坯房,草帘把门挡,雨天要出门,道路泥光光”,这是余正贵口中,八亩地村民过去的生活。
6年前,村民付诗康放弃在外地年薪20万元的工作,回到八亩地当村主任。2014年,他被村民推选为村党支部书记。付诗康带领村民,在县种子管理局精准扶贫驻村工作队的帮助下,建起千亩粮食基地、千亩板栗基地、百亩蔬菜基地,鼓励村民养殖秦巴黄牛和马头山羊。2015年,该村产板栗25吨,秦巴黄牛存栏50头,马头山羊存栏800只,村民人均纯收入突破6000元。该村所产的郧西香口胡萝卜获国家地理标志认证,“好香口”蔬菜深受市场欢迎,成为一个响当当的品牌。
在余正贵看来,八亩地人如今不仅解决了温饱问题,而且生活更滋润、更有品质了。怎么个滋润法儿?余正贵张口就来:“生活好了爱长肉,男女都有啤酒肚,跳跳舞来走走路,减肥健康还长寿”、“过去红薯为充饥,现在红薯吃稀奇,隔三差五来一口,五脏六腑都通气”。
从贫困中走出来的人格外珍惜今日的富足和幸福,“丰收的果实沉甸甸,需要勤劳来浇灌,只要我们埋头干,幸福生活千万年。”余正贵满脸笑容地说,在党和政府的好政策下,他相信八亩地人的生活会越过越好。
您的位置: 2016精准扶贫专题 > 扶贫故事 > 正文
农民歌师唱出的精准扶贫
发布时间:2016-07-19 来源:秦楚网 |